<font id="544m4"><li id="544m4"></li></font>
<wbr id="544m4"><small id="544m4"></small></wbr>
    1. <wbr id="544m4"></wbr>
        1. <video id="544m4"><small id="544m4"></small></video>
        1. <wbr id="544m4"></wbr>
        <wbr id="544m4"><small id="544m4"></small></wbr>
            <video id="544m4"></video>
            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濟南在全國首創“一總多分”市級環境監測管理模式

            發布日期:2023-03-03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2月20日,經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所屬事業單位濟南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取得實驗室資質認定(擴項)證書。此次擴項,將濟南在全國首創的“一總多分”市級多場所環境監測管理“濟南模式”,在“1+9”的基礎上擴展到“1+12”,全市12個區縣監測機構監測能力實現“全覆蓋”,土壤監測能力實現了“零”的突破。
              搭建一體多翼的市級監測機構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垂直管理改革后,按照環境質量“上收一級”、污染源“下放一級”管理的原則,駐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上收省生態環境廳統一管理。為進一步加強市級生態環境監測力量,市生態環境局率先探索在全省啟動環境監控垂直管理體系改革。改革首先對原濟南市環境監控中心以及12個區縣監測站等單位進行整合,將人員、設備和資產全部劃歸市生態環境局管理,組建了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搭建起一個單位法人、多個實驗場所、異地遠程管理的“一總多分”市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主要承擔全市污染源執法監測、污染源自動監控等工作,填補了改革后市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空白。
              確立多場所差異化能力建設思路
              受多種因素制約,區縣生態環境監測隊伍人員少、能力弱、發展不均衡。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經過多方調研,確定了差異化發展的工作思路。結合各區縣分中心人員、設備、能力等實際,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分中心,確定了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要求各區縣充實力量、配置設備、克服困難、補齊短板,逐步加強廢氣、廢水、噪聲等基本監測能力;對基礎相對較好、能力較強的分中心,有針對性拓展提升、特色化發展,承擔土壤、有機物等相關項目的實驗室分析,避免重復建設,充分發揮能力建設節約集約效益。2022年,確定歷下分中心作為土壤監測能力提升試點。
              建立多場所監測質量管理新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保障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基礎。按照新的組織架構,原有的體系文件、管理模式不再適用,編制新的體系文件、健全管理模式,確保質量、技術體系有效運行迫在眉睫。一個資質、多個分中心的多場所質量管理模式缺少可以借鑒的成熟案例。市生態環境局組建工作專班,多方溝通協調,大膽探索創新,集中力量編制適合多場所的新版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經過專家指導、反復集中審議,編制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以及各類技術表格等質量體系文件,形成了“標準統一、流程統一、管理統一”的“1+N”市級多場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新體系。
              順利取得檢驗檢測資質認定證書
              同樣,生態環境監測垂改后,區縣監控分中心變為非獨立法人機構,成為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的分場所,其資質認定的評審管理也是市場監管部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此,市生態環境局加強與省、市市場監管部門的溝通匯報,最大限度爭取理解支持。市場監管部門把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資質認定工作作為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及時研究,統籌謀劃,積極推進資質認定評審,派出專家團隊通過“聽、看、查、考、測”等方式進行現場評審。評審通過后,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于2021年12月3日取得實驗室資質認定證書,首創全國“一總多分”市級多場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濟南模式”。
              截至目前,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共取得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噪聲、生物、油氣回收、土壤和水系沉積物等6個領域的監測能力。
              不斷提升監測業務水平
              打造一支具有戰斗力的監測隊伍,必須提升人員業務素質。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研究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邀請省市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圍繞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及技術規范、環境監測綜合分析技術、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等方面開展業務培訓,共培訓市區監測人員150余人次。
              歷下、市中監控分中心PH項目,歷下、天橋監控分中心氨氮項目,歷城、章丘監控分中心高錳酸鹽指數項目分別通過國家監測總站組織的能力考核;槐蔭、歷城、章丘監控分中心通過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鐵、錳項目能力驗證。通過業務培訓和參加上級技術考核,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綜合素質。
              服務精準治污初顯成效
              在“一總多分”模式下,濟南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組織各分中心監測力量,在做好轄區監測任務的基礎上,開展跨區域監督監測。選派多名監測技術骨干,參加全省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及全省強化幫扶等工作。根據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管理需求,組織開展了重點區域氮氧化物監督性交叉監測,監測涉天然氣鍋爐單位23家;組織開展全市冬季供熱鍋爐、熱電企業監督監測,監測企業79家;開展南部山區水庫、重點河流水質等跨區域監測,提升了服務效能。
            編輯:時金
            ?
            久久国产视频共享免费看_五月开心亚洲综合在线_国产三级三级三级色视频_人妻中文无码专区免费